随着第六届CAPSE航空服务奖的筹备,在创新服务奖案例征集期间,CAPSE收到了多家民航单位递交的创新服务申报案例,为进一步宣传国内外民航实体的创新之举,CAPSE于近期在民航资源网及CAPSE官网等平台持续展示初选案例。
创新服务产品名称:优化地面保障程序,打造高效机场——白云机场优化航空器推出程序服务创新案例
申报单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乘坐飞机已成为人们出行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2019年我国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3亿人次(13516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9%,完成飞机起降1166.0万架次,比上年增长5.2%。乘坐飞机的人越来越多,航班量增加,日益增加的航班量与机场现有的运行资源矛盾日益突出。 2018年12月,民航局出台《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基本原则“既要坚守安全底线,又要提升质量效率”,在有限的运行资源基础上提高航空器运行效率,是近几年民航各界关注的重点。白云机场飞行区管理部针对航空器地面运行的各保障环节,重点研究航空器推出程序,优化作业流程,减少航空器推出耗时,提高航空器进出机位的效率,提高航空器进出跑道的效率。 根据《运输机场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民用航空器维修 地面安全》相关要求,一是调整现行的航空器推出作业程序,允许机务优先撤反光锥,并明确相关保障操作安全要求;二是在符合飞机发动机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允许飞机单发启动用1台发动机推出(边推边启动),并明确现场操作安全要求。通过优化一方面提高机位、滑行道资源利用率,一方面节省客户成本。 1. 梳理现行的航空器推出流程及推出耗时点 经统计,本场航空器按现行推出程序执行从飞机对接牵引车到推至机位启动点,然后飞机启动发动机滑出的平均耗时6分29秒。 航空器现行推出程序如上表所示,主要经过7个保障节点,各保障节点相互关联,依次完成,经过对各保障节点的分析,结合民航规章要求,可以对推出流程中耗时较长的两个点进行优化: 第一是人员撤离飞机反光锥的耗时,耗时约2分钟,一个反光锥重5KG,对380这类大飞机一个机务绕飞机一圈撤反光锥要走至少216米,机务提着5KG的反光锥绕飞机走216米,耗时不止2分钟。 第二是飞机到机位滑行通道上启动发动机的耗时,耗时约2分钟,不同的发动机型号启动时间不同,CFM型号的发动机启动需要4-5分钟。 2. 制定航空器推出优化程序 根据《运输机场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民用航空器维修 地面安全》相关要求,针对现行航空器推出作业程序进行优化,如下: (1)减少撤反光锥的耗时 在航空器设置停留刹车的前提下,允许机务在现场确认航空器一侧保障作业完成且该侧保障车辆、设备以及人员撤离机位红线区外后,将航空器该侧反光锥提前撤离,其余反光锥在客舱门关闭、廊桥撤离、其它保障车辆、设备全部撤出机位红线区外,方可撤离,待塔台同意推出开车,机组打开红色防撞灯,机务可立即撤轮档挂拖车将航空器推出。 (2)减少飞机启动发动机耗时 在机务确认满足以下安全条件,机组可以申请单发启动发动机推出开车(边推边启动)。 ① 该机位符合边推边启动运行要求; ② 天气条件良好,无大风、大雨、降雪、大雾、沙尘等恶劣天气; ③ 发动机区域已确认安全,对周围保障作业无影响; ④ 推出路线无需切换牵引方向、且无需大角度转弯; 3. 对优化程序进行风险评估 针对航空器二次靠接风险,要求靠接单位应通报现场机务,安排专人指挥靠接,禁止未经机务确认、无人指挥情形下,私自二次靠接。 针对边推边启动机位运行风险,对本场机位进行排查,明确可以实施“边推边启动”程序的机位并公布,同时,对机位现场地面喷涂“单发启动”道面标识,便于现场机务识别。 4. 下发航空器推出作业优化程序 向各驻场单位下发航空器推出作业优化程序,明确各单位相关工作要求。一是航空公司及相关地面保障单位如执行该优化程序需调整细化内部相关作业操作流程并向机场方备案;二是航空公司及相关地面保障单位要对相关保障人员进行业务操作培训,确保岗位人员熟悉流程。 经统计,执行优化后的航空器推出平均耗时2分36秒(飞机对接拖车-机位启动点启动发动机耗时),比原程序减少3分53秒,航空器推出效率提升60%。 1.提高机场效益 一是缓解航班量增加与机场资源有限的矛盾,航空器推出效率提升,则航空器与跑道衔接效率提升,进出跑道效率提升,则航班起降架次量可增加。 二是充分有效利用放行时刻资源,机场航班放行时刻资源十分宝贵,航空器推出时间减少,单位小时允许放行的航班量增加可增加5%。 三是助力机场航班正常性的提高,据统计,白云机场每日延误1-3分钟的航班约20班,延误的20个航班可通过节省的推出时间准点起飞,减少航班延误率,提高全天航班正常性。2019年1-11月白云机场平均航班放行正常率88.58%,高于81%目标。 2.节省客户成本 一是节省航空公司耗油成本,航空器推出时间减少3分钟,同一侧等待进位的其他航空器等待时间则减少,小机型(A320)可节省约150KG油量,大机型(B777)可节省约360KG油量(不同机型地面等待耗油量不同),为航空公司节省耗油成本,每日至少节省约26万元。 二是提高人力、拖车资源利用率,航空器推出时间减少,参与保障的现场机务人员和拖车提前完成保障工作,人员、拖车资源利用率提高,每日每人可多增加保障2个航班。 目前,白云机场GAMECO代理的航班执行该优化程序,其表示运行情况良好,保障效率提高。 机场是提供航空器运行的重要服务场所,根据民航局出台《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提出的工作目标“民航服务能力要居世界前列”,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航空器地面保障高效运行是机场基本服务质量的要求体现。与国外大型航空枢纽相比,国内各大机场硬件设施已经毫不逊色,但仍然缺乏的便是依托航空器专业性能分析,在确保运行安全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航空器地面运转效率。 机场运行量提升依托飞机地面运行效率提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运行效率是民航业关注的重点。飞机地面运行从跑道降落—滑行—进机位—推出—滑行—跑道起飞,各运行环节需要航空器、机场场道设施以及相关保障人员各方的配合、协调完成,优化这些要素是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的关键。飞行区管理部作为白云机场航空器活动场地的管理单位,协同空管、机务、航空公司等单位,研究民航标准要求,相关规章制度,通过优化航空器保障流程、地面保障设施提高航空器地面运行效率。此次,我们针对航空器其中一个保障环节进行研究,优化航空器推出程序,提高航空器推出效率,后续航空器相关运行环节,推出滑行,以及进出跑道等各个环节配套效率提高,才能正真提高机场整体地面运行效率,为机场航班量增加提供支持。 下一步,我们结合航空器起落架转弯性能,对白云机场机位推出设置、站坪滑行通道进行研究,通过优化改造,提高飞机在滑行道运行效率;依据不同机型起降滑跑性能,开展现有垂直穿越道进出跑道起降可行性研究,提高飞机进出跑道起降效率。通过对航空器地面运行各保障环节优化研究,制定一系列优化措施,提高航空器地面运行效率,打造世界一流空港,进一步提升机场服务航空器运转的基础运输服务质量。